今日新鲜事资讯搜索/新闻头条最新消息/今日新闻最新头条10条
今日热搜网欢迎您!
今日热搜-核心价值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热搜纪实 > 国之栋梁 > 正文

钱学森:中国航天之父 中国导弹之父

作者:今日热搜 发布时间:2022-07-03 分类:国之栋梁 浏览:129


导读:钱学森,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

美国、俄罗斯都想掌握的钱学森弹道究竟有多厉害?1945年,根据美国国防部安排,钱学森跟随冯卡门前往德国询问火箭科学家。他在看到德国技术资料后,提出了自己的新设想。他认为,飞行器只要有足够先进的热防护水平,就能让它在特定高度层以高超音速持续滑翔。当然,飞行器还需要具有较好的高速升阻比特征,这种担道义被称为钱学森弹道。钱学森提出J弹道模式,是在1945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古根海姆航空实验室跟他的两个同学一起起草的一份火箭喷气推进实验计划中提出,这种设想哪怕是到了今天,都可以说是无人能及的科学理论。钱学森弹道该计划后被美国陆军认可后,发展响应德国火箭发展计划的GPL系列火箭。从某种意义上讲,钱学森可以说是美国火箭的奠基人之一,而所谓的钱学森弹道:是指飞行器在外太空,进入大气层以后有一个助推滑行阶段,这个助推滑翔阶段就是钱学森弹道,这是世界第一个新概念高超音速弹道导弹,而且从基础理念到实际型号都是由中国人完成的,这就是首次亮相的东风17弹道导弹的设计原理。可以说,钱学森留下的这份遗产助力中国导弹超越美国,领先世界。

钱学森个人简历

钱学森(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与钱伟长、钱三强并称为“三钱”。

1934年,毕业于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35年,赴美进修。1955年,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争取下回到中国,先后担任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科技委高级顾问等重要职务。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2009年10月31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8岁。

钱学森主要成就

1、“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2、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

3、中国绿色贡献终身成就奖

钱学森归国事迹

归国之后,周恩来在各方面都给予了钱学森亲切细致的关怀,晚年的钱学森还激动地回忆起一件往事: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发射前夕,周恩来总理召集相关的科研人员在人民大会堂开会,临别之际,周恩来总理特意叫住了钱学森:钱学森,你不要太累着了。钱学森生前常对人说,对他一生影响最深和帮助最大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开国总理周恩来,一个是自己的岳父蒋百里。

1956年初,他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任命他为委员。

1956年,参加中国第一次5年科学规划的确定,钱学森与钱伟长、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

1956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在力学所工作到1972年前后。在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被增选为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7年,在钱学森倡议下,中国力学学会成立,钱学森被一致推举为第一任理事长。2月18日,周恩来总理签署命令,任命钱学森为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第一任院长。11月16日,周恩来总理任命钱学森兼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院长。同年,钱学森所著《工程控制论》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并被补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57年6月,中国自动化学会筹备委员会在北京成立,钱学森任主任委员。同年9月,国际自控联成立大会推举钱学森为第一届IFAC理事会常务理事。

1958年,为了为两弹一星工程培养人才,应钱学森关于建立“星际宇航学院”的要求,成立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钱学森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主任,成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创始人之一。经杜润生、杨刚毅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9年,当选为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相继当选为第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9年9月19日,钱学森专程从北京来到已从上海迁至西安的西安交通大学参观校园,看望师生。

1960年,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副院长,并不再兼任该院一分院院长。从此,钱学森的主要职务一直为副职,由第五研究院副院长,到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再到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等,专司中国国防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技术问题。

1960年11月15日,在聂荣臻元帅现场亲自指导下,以张爱萍将军为主任,孙继先、钱学森、王诤为副主任的试验委员会,在中国酒泉发射场成功地组织了中国制造的第一枚近程导弹的飞行试验。

1961年,当选为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1962年,《物理力学讲义》出版。1963年,《星际航行概论》出版。1965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导弹工业部)副部长。

1966年10月27日,钱学森协助聂荣臻元帅,在酒泉发射场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的“两弹结合”飞行实验,获得圆满成功。

1968年,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研究院(即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

1969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和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并相继当选为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十一、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1970年,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并不再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研究院院长。

1979年,在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当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杰出校友奖”(Distinguished Alumni Award)。但钱学森没有到美国接受这份荣誉。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86年当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三届全国委员会主席。

1982年,任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当选为中国力学学会名誉理事长。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兼任该院一分院(即今天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长。《论系统工程》出版,1988年《论系统工程》(增订版)出版。

1984年,在中国科学院第五次学部委员(院士)大会上,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执行主席。1992年,在中国科学院第六次学部委员(院士)大会上,被聘请为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

1985年,钱学森因对中国战略导弹技术的贡献,作为第一获奖者和屠守锷、姚桐斌、郝复俭、梁思礼、庄逢甘、李绪鄂等获全国科技进步特等奖。

1986年,在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被增选为政协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并相继当选为政协第七、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1987年,被聘为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高级顾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和系统工程》出版。同年5月3日,担任中国人体科学学会名誉理事长。

1988年,兼任政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获(198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关于思维科学》出版、《论人体科学》出版。《创建人体科学》《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发展纵横观》和《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分别于1989年、1996年、1998年出版。

1989年,获国际技术与技术交流大会和国际理工研究所授予的“W.F.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和“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获得一级英雄模范奖章。《钱学森文集(1938~1956)》出版。

1991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被授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称号。当选中国空气动力学研究会(1989年更名为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名誉理事长。当选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

1994年,在中国工程院第一次院士大会上,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论地理科学》出版。《城市学与山水城市》出版。

199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颁发的首届(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后改称“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同年,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将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命名为钱学森图书馆,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为之题写了馆名。

1998年,被聘为解放军总装备部科学技术委员会高级顾问。在中国科学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和中国工程院第四次院士大会上,被授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称号。

1999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0年,《钱学森手稿(1938~1955)》出版。

2001年12月11日,江泽民看望钱学森,当时的副总理李岚清也一同看望,《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第六次产业革命通信集》《创建系统学》出版。1995年、1996年和1999年江泽民曾先后三次到钱学森家中看望他。

2001年90岁生日时,钱学森在美国的好友Frank E. Marble教授受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校长D.Baltimore委托,专程到北京将“杰出校友奖”的奖状和奖章当面颁发给钱学森并当选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

2001年12月11日,钱学森为西安交大题词:“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全体师生要继承和发扬母校优良传统,热爱祖国,崇尚科学,追求真理,报效人民,在二十一世纪,努力把西安交通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此后长期担任我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并以他在总体、动力、制导、气动力、结构、材料、计算机、质量控制和科技管理等领域的丰富知识,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创建与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共九大至十二大代表,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小罗克韦尔奖章和世界级科学与工程名人称号,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关灯